盤點2020年,我國礦業行業推動礦業向“綠色、安全、和諧、智能、高效”方向發展,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一年。新舊更迭之際,綠色礦山推進會遴選出《2020年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十件大事》,與大家一起見證和推動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
一、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蹄疾步穩
2020年,伴隨著自然資源部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發布,我國礦產資源領域開啟了新一輪改革的序幕。
自然資源部2020年以來先后發布了《自然資源部關于公開征求lt;自然資源部關于完善礦業權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gt;(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等相關重要配套文件,以推進改革措施的實施與完善。同時,國家標準《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17766-2020)和《油氣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19492-2020)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
實踐中,湖北、浙江、廣西、云南等省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出臺相關措施,積極探索,在“凈礦”出讓、調整探礦權期限、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等方面,不乏特色亮點。這些將為《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以及配套行政法規的修訂提供實踐依據。實踐檢驗與法規完善的良性互動,在提升礦產資源管理水平的同時,將不斷推動礦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自然資源部啟動“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強調加快礦業綠色發展
3月11日,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強調新一輪的礦產資源規劃編制須把握優化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布局與結構、推進資源高效利用、加快礦業綠色發展等編制重點。明確綠色礦山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研究完善激勵政策,促進礦地融合發展,推動礦業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加強礦區生態保護,推動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有機銜接,健全礦區生態保護責任追究機制,引導礦山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三、全國50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公布
12月11日,自然資源部公布了50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名單。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是按照六部委《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和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的要求,選擇基礎良好、特色突出的地區推動礦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旨在引領帶動我國礦業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四、2020年度全國綠色礦山遴選名單出爐
6月1日,自然資源部印發綠色礦山評價指標及第三方評估工作要求,對評價指標標準進行了統一,并對第三方評估工作進行了規范。
12月29日,自然資源部公示了2020年度全國綠色礦山遴選名單,有302家礦山通過遴選。此前,我國已有953家礦山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接受社會監督。
五、國家強力推進,我國礦業智能化建設進入快車道
3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應急管理部、國家煤礦安監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共同印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于推進煤炭行業轉型升級、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2月4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公布了首批71處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名單。
5月7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出臺《有色金屬行業智能礦山建設指南(試行)》等三個重要文件,為我國有色金屬礦業智能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
六、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掛牌
12月10日,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更名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仍由應急管理部管理,應急管理部的非煤礦山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設在地方的27個煤礦安全監察局相應更名為礦山安全監察局,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領導管理。
明確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主要職責為負責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工作。監督檢查地方政府礦山安全監管工作。組織實施礦山安全生產抽查檢查,對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采取現場處置措施,向地方政府提出改善和加強礦山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督促開展重大隱患整改和復查。
七、地勘單位改革蹚出新路子
5月9日,黑龍江省地礦局宣布省直地勘單位機構改革調整和干部任職決定。黑龍江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并入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仍隸屬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黑龍江省地質調查研究總院、黑龍江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研究總院、黑龍江省煤田地質研究院、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院等四家單位并入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更名為黑龍江省自然資源調查院,隸屬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12月17日,黑龍江省地礦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哈爾濱成立,標志著龍江地礦系統“一局、一院、一集團”格局基本形成。
江西省11月起著手整合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核工業地質局、省煤田地質局、江西有色地質勘查局,組建省地質局,省政府直屬,歸口省自然資源廳管理,主要承擔組織開展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工作職責,負責推進地勘隊伍改革。整合地質系統的地質調查研究、地質災害防治等機構及相關職能,組建省地質調查勘查院,由省地質局管理,主要承擔地質調查勘查、地質科學研究、地質災害防治等技術保障職責。
南北兩省地勘機構改革調整和新地礦局班子的組建,標志著我國地勘單位機構改革步入了新階段,為我國地礦事業高質量發展掀開了新篇章。
八、煤企重組,兩大煤炭巨無霸現真容
7月13日,原兗礦集團和原山東能源集團聯合重組為新的山東能源集團,位居世界500強前100位。
10月30日,經過戰略性重組后的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聯合重組后的晉能控股集團,“劍指”煤炭、電力、裝備制造三大領域,重點做優煤炭產業、做強電力產業、做大智能煤機裝備制造業,總能力6.2705 億噸,超越印度煤炭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巨無霸。
山東、山西兩省能源巨擘的產生,標志著煤炭產業進入了一個以“煤企整合”為主要特征的發展加速期。
九、中國寶武問鼎全球第一
12月23日,在紀念中國寶武130年主題活動上,寶武宣布2020年鋼產量突破1億噸, 問鼎全球第一。
中國寶武由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在2016年合并而成,第二年提出“億噸寶武”產能擴張規劃。隨后,中國寶武接連出手重組了馬鋼集團、太鋼集團、重慶鋼鐵,托管中鋼集團等,總資產規模已接近萬億元,營收也跨過5000億元大關。
十、全國礦床會議和中國礦業全產業鏈大會召開
11月25日,第十五屆全國礦床會議、2020中國礦業全產業鏈大會在杭州開幕。會議以“產學研緊密結合,科技創新引領前行,推進綠色礦業發展,保障礦產資源安全”為主題,共設29場專題論壇,涉及礦床勘查和開發領域技術應用創新、前沿研究成果、勘查開采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國家資源安全保障研究、全球戰略性資源發展趨勢、綠色礦業體系建設、礦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大數據人工智能在礦產領域的應用等多個板塊,參會總人數達3000人次。
同期,由綠色礦山推進會主辦的“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杭州)論壇”和生態修復推進會主辦的“2020中國礦山生態修復高峰論壇”平行召開,并為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單位和領軍人物、全國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和杰出工程師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