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凌晨發生于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的煤礦采空區塌陷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3人受傷,受傷人員正在醫院接受救治,暫無生命危險。
28日4時30分許,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八道灣煤礦(已停產)附近一采空區發生塌陷,造成該區域內一警務室7人被困。事故發生后,烏魯木齊市消防、衛生、公安、安監等部門迅速趕赴現場進行救援。
(2)安監總局:煤礦等行業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
從28日召開的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座談會上獲悉:去年全國發生重特大事故32起、死亡517人,總量同比雖然分別下降15.8%和25.7%,但煤礦、電力、水上交通等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
“今年以來全國已發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被困)87人,同比增加1起、13人,影響十分惡劣。”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徐紹川分析,我國傳統行業領域和經濟社會發展新業態的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同時并存,有的甚至累積疊加,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難度很大。
(3)神華煤制油鄂爾多斯公司水煤漿泵國產化改造取得成功
截至3月底,煤制油鄂爾多斯公司粉煤制劑區域新增的國產立式離心泵已累計運行17個月,標志著水煤漿FELUWA雙軟管隔膜泵完全被國產化設備取代,國產化改造取得新突破。
神華集團網站消息稱,該公司水煤漿泵國產化取得的成功,對降低設備維護成本、保障裝置長周期穩定運行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公司二、三條生產線設備選型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
(4)"十三五"末我國核電機組總數將達世界第二
國務院近日批復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2025年遠景目標》。通過《規劃》實施,到“十三五”末,我國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機組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機組總數達到世界第二。
到2025年,我國核設施安全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輻射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實現現代化。
(5)3月以來清潔能源發電量大幅增長
據監測,3月1至3月26日,全國調度口徑完成清潔能源發電量10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2%,高出火電發電量增速3個百分點。其中,水電與去年同期持平,核電、風電、光伏發電量分別大幅增長29.8%、23.8%、90.9%。經過各方努力,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穩步提高,達到25.1%,比1-2月提高2.3個百分點,相當于少發煤電91億千瓦時以上,日均少耗電煤15萬噸左右。
(易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