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黃陵礦業只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下屬的公司之一,神華卻貴為中國四大煤企之一,它究竟是怎么成為神華的接班人,拿下這個號稱中國工業領域最高榮譽的大獎呢?
中國工業大獎
中國工業大獎是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決策、由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工業界奧斯卡”。獎項包括“中國工業大獎”和“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和“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三個層次,其中“中國工業大獎”是最高獎項,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代表工業發展最高水平。
本次工業大獎的評審工作自2015年4月啟動,歷時1年多,產生大獎企業13家、項目9個。同時還授予表彰獎企業13家、項目8個;提名獎企業14家、項目16個。
在礦業領域,共有23家企業以及項目獲獎,按礦業領域分類分別是:鋼鐵7家,非金屬和煤炭分別是5家,有色金屬4家,其他類2家。
其中煤炭行業,除黃陵礦業獲得中國工業大獎外,華晉焦煤的項目也獲得該大獎,而四大煤企之一的內蒙古伊泰集團獲得表彰獎。
從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的歸屬來看,歷屆獲獎企業中,僅兗礦集團(第二屆)、神華集團(第三屆)和黃陵礦業(第四屆)3家,以企業名義獲得該獎項。
比較無法進行
我們先從總資產、子公司數目等情況,對三者的企業規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是不是感覺黃陵礦業和神華、中煤比起來,簡直不是一個檔次?
對!就是這樣的!
神華,中國四大煤企之一,光從它的從業人員數目,就可知產業之大。而黃陵礦業呢?
這是來自官網的簡介,你體會一下!
“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所屬大型現代化核心企業,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店頭鎮,是國家“八五”重點建設項目,20項興陜工程之一。公司始建于1989年9月,原名黃陵礦區項目建設管理委員會,1997年7月更名為黃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11月更名為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看到沒有?!這家企業只是陜煤集團下屬的一個小小的煤企!所以,這兩者根本無法進行比較。
但,問題來了,這一個小小的煤企,究竟是靠什么贏得該獎項的呢?
別看我小,其實我很厲害
小編認為,黃陵礦業能夠脫穎而出,主要有2大方面的原因。
其中之一在于,新常態下,小企業優勢明顯。
以中煤為例,從煤炭貿易起家,是國內甚至全球唯一能夠提供煤礦設計、煤礦建設、煤機裝備制造、煤炭開采等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企業。
但是,隨著煤炭去產能的深入、新煤礦推進緩慢以及涉煤業務的持續低迷,彼時“規模化”的優勢到了現在卻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劣勢。2016年中煤能源的三季報顯示,其上市公司的股東凈利潤為8.9億元,去年則為-16.6億元。
比如今年“煤超瘋”被叫停的事件,中煤和神華是最先響應的兩家企業,這是大企業的責任。但是這樣雖然穩住了價格,中煤的利潤水平也受到了嚴重的考驗!
同時,因為公司涉煤業務版塊過多,在新的環境下,每一個板塊所承受的壓力疊加起來,不是一般的大。而任何一個板塊的落后,也都很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
煤礦裝備業務就是典型的“一榮俱榮,一衰俱衰”型業務板塊。
2013年到2015間,中煤能源的煤礦裝備業務板塊年報顯示,業績分別為2.05億元、-0.03億元、-0.95億元,而每年投入的資本分別是8.58億元、3.52億元、0.61億元。
要是每個版塊都這樣,公司如何盈利?
而黃陵礦業呢?
在全國煤炭企業70%虧損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和盈利能力。近6年來,黃陵礦業公司在原煤產量僅增長6%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總額從2009年的12.8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8億元。
就算在全國煤炭市場最不景氣的2013年和2014年,黃陵礦業依然確保經濟效益平穩增長,兩年共實現利潤28億元。
而在煤價仍未上漲的2016年上半年,該公司共生產原煤784萬噸,銷售煤炭795萬噸,發電18.4億度,生產焦炭及化工產品129萬噸,利潤為2.23億元!
我想,這就是小企業的優勢吧!承壓面小,調整策略比較方便。
原因之二在于其本身,黃陵礦業的業務能力確實比較強。
就煤炭市場而言,煤炭產品的標準化和煤炭附加價值的提升是影響煤炭價格的核心。
黃陵礦業一直注重產品質量的穩定與提高,堅持向市場供應標準化的煤炭產品。其商品煤的煤種為低磷、低灰、低硫、中揮發分、高發熱量的二分之一中粘煤、弱粘煤和氣煤,是國內少有的,符合環保標準要求的優質動力煤、氣化用煤和配焦煤。發熱量始終保持在5500大卡以上,合格率保持100%。
注冊的“黃靈一號”和“黃靈煤”兩個商標均被陜西省評為第一批礦業知名品牌。目前,黃陵礦業公司的煤炭產品被國內許多電廠列為免檢產品,成為用戶信得過的金字招牌,并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地區。